“茶者,南方之嘉木也。”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曾引用唐代陆羽《茶经》中的句子。总书记十分关注福建茶产业,他叮嘱,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茶业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在当代通过引入现代技术而焕发着新的生命力,是中国优秀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福州二中2018年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共建了工业文化教育基地,目前承担着工业文化研学研究的相关课题。萦绕着轻盈雅淡的茉莉茶香,6月1日下午,福州二中走进福建春伦集团工业文化研学活动在茉莉花茶文化创意园展开。同学们依次参观了茉莉花育种资源圃、传统工艺展示与体验区、文化博物馆、“茉莉正香”展厅,体悟了古往今来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见证了现代科技与传统产业的有机融合,在精彩纷呈的研学活动中,切实地感受到千年闽都茉莉花茶文化的魅力。
南方嘉木,劳动结晶
“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茉莉花茶,是千年闽都一张闪亮的名片。
茉莉花茶,又被称作茉莉香片,是将茶叶和茉莉鲜花进行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成的茶叶,茶香与茉莉花香交互融合,是中国茶中的名品。
早在2000年前的西汉,茉莉花就从遥远的古罗马,经海上丝绸之路来到福州。由于福州独特的地理和良好的气候,茉莉花从此在福州落地生根,并被广泛种植。茉莉花也作为福州的市花,广受福州人民的喜爱。
活动初始,同学们漫步花圃,感受自然,接触到如绒茉莉、千重茉莉、台湾单瓣等众多的茉莉花品种,并亲手拾起一朵雪白,肺腑之间馥郁充盈。花儿虽美,摘采却不易。当得知茉莉花需要在夜间以及最为炎热的夏季采摘时,同学们纷纷感叹茶农采茶之艰辛,对劳动者之伟大,更添一份敬意。
茶香匠心,千年传承
福州人制作茉莉花茶的工艺始于明朝,闻名于世。《八闽通志》载:福州府茶,诸县皆有之,闽之方山、鼓山,侯官之水西,怀安之风冈尤盛。“据介绍,福州茉莉花茶由茶坯和茉莉鲜花窨制而成,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可以窨制茉莉花茶,整套茉莉花茶制作流程可以简单概括为“窨制花茶七条椅,平抖蹚拜烘窨提”。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于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在参观中,同学们认真聆听了茉莉花茶的发展历史。从古老的传统制作工艺到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生产模式,茉莉花茶这一千年行业,正随着机械化和信息化技术的运用、随着现代企业管理手段的升级,焕发出崭新的光彩。实时更新的电子屏幕,展示着茶园、茶叶生产车间和实验室内的基本情况,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协调和管理各个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创新的速泡产品,迎合了现代人的消费习惯,也是传统行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环境下积极求变的体现。
茉莉乡情,学科融合
品茗间述乡情,实践中获真知。带队老师们与同学们在品茗之间,聊起了“课堂内外的知识联系”,将学科课堂拓展到了教室之外。在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求学的陈文佳老师从现代工业对传统手工业的提升出发,立足于历史当下,阐述了继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的普遍意义,激发同学们对传统行业的现代化出路的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茶’字拆开,就是‘人在草木间’。”纵观茶叶的采集环节、加工环节亦或销售环节,劳动者的勤劳和智慧都是不可或缺的。工业与劳动的密切关系,使崇尚劳动的价值观成为工匠精神的一部分。勤劳奋进,创新求变,生命不息,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为劳动者需秉持的“匠心”。
本次研学也旨在启发学生,无论在未来从事何种行业,都要将这种永不过时的工匠精神融入自己的工作实践之中。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也将继续从事工业文化研学与劳动教育的经验研究与理论总结。